夏商野史
首页 > 夏商野史 > 第十回 少康王封禅定鼎 季杼捉怪位让弟

第十回 少康王封禅定鼎 季杼捉怪位让弟

却说少康王元年壬午登极,即命崇开为太师,虞公姚思为太傅,戴宁为太保,姒靡为司马。召契之后,相土之孙、昌若之子曹圉为司徒。召羿之四臣于东夷,三死一生,得宾圉,以为司空。得贤士世俞于仍,聘以为秩宗。聘槃木于嵩山,槃木已薨,得其子仲义,以为司寇。求西岳先龙之后华灵为司农。夔之后伯常为典礼。季格之子寿麻为典乐。以女艾之子季奇为车正。是为三公九卿,辅外治命。二姚为元妃、亚妃,增立庶妃九嫔以治内事。是长子季杼,年二十岁矣。命加冠为世子。生杼之后二年,小姚又生子于纶,名曰无余,年亦十八矣。俱命受学于太师。别以女艾为女正,而封之国土。封有仍氏,而赉有鬲氏之国,增赐以地。求斟灌、斟鄩二氏之后,封之。又求息、郏、寒三侯之后,封之。

是时姬不窟在戎狄之间,罕通中国,就戎地封之。胤侯之子,先时亦被浇灭其国,求其后,封之。祀槃架木于嵩,封于某山。葬羿三臣伯熊等于东夷,庙祀之,求其各子,封之邑。吉光、有棨氏等助逆者,则夺其封,放其身。其余,封灭继绝,赏善刑淫,举贤用才,养老恤民,重农禁侈,一切施为,数年举行明备。

五年丙成,天下诸侯来朝。九州牧述职,王命举俊,造秀士,登之司徒,聘遗逸老成,养之上庠,乃大享诸侯。于是东夷来宾,奏大夏之乐,享之。九夷班列而舞,惟西戎未来宾。少康修德弥谨。

是时,东南荒服荆、蛮、闽越之地,尚侏俪裸体,被发文身,虽在禹甸之中,然犹王化之外也。王命封少子无余于越奉祀禹王之墓于会稽,而东南渐知有王化矣。

王正心明德,侧躬励政,勤民用贤,以追先王之绩。十年之中,邦畿用治,诣侯尊服。西戎亦来宾,南荒亦归顺。十一年壬辰,王乃命驾巡行天下。始自豫方,祀帝舜于虞都,享虞公姚遂于汾阴。盖虞公思已薨,遂其嗣服也。遂南行微时避地的所在,建台于牧冈,以践童言。今巩县夏台是也。享有仍之君焉。遂东南,而祀太康,享叔成、季升之后。遂封嵩山,禅少室,会豫方之诸侯,行庆让之典。大赉善人,举俊士,问民老利病,兴十草,发仓廪,补不足,士民大悦,民献诗歌焉。拟有老叟献歌曰:

烨烨王风,此屋幡然。

皞皞斯民,君王万年。

有野民之谚曰:

吾王不游,吾何以休?

吾王不豫,吾何以助?

一游一豫,为诸侯度。

王登钧天之台,此黄帝问道于庆城子处也。祀黄帝,而奏钧天之乐焉。万禽皆舞,众籁毕和。拟有汝民之歌曰:钧天之台兮,天际浮。钧天之乐兮,音啁啁。钧天之治兮,君王体。

遂西入夏阳。劳仲康幼弟少阏、少容之后。夏亡时,俱窜在西戎,今封守于此也。遂观鼎湖之宫,问黄帝乘龙之迹焉。拟有童子歌曰:

君无问令乘龙,君攸乘兮九龙。

御阴阳兮布甫,斯上居兮元穹。

彼渺茫兮焉往?闯天路兮云封。

乃封华山,会雍方诸侯,行庆让赉,举请问,兴草发,补不足。士民大悦,献诗歌。拟有老叟之歌曰:

节彼泰华山崔嵬,星云回薄日月辉,君王乐兮万民归。

乃度槐江之山丘时之水上,玄圃祀神英招。南望昆仑,其光熊熊,其气魂魂。西望大泽,后稷之所藏也。望祭焉,乃北回霍山,度管涔,封恒山,会冀方诸侯。行庆让赉,举请问,兴草发,补不足,士民大悦。献诗歌,拟有野农歌曰:

东方融兮,天下和兮。

我乐惟傞兮,君如何兮。

又拟有耆民诗曰:

北山吹管,南山应之。

君王有道,下民听之。

安得衷暌,实惟性之。

乃登乔山,黄帝葬处也。祀之,为黄帝台焉,今在北京保安州。过涿鹿,祀颛顼、帝喾之陵。又东行,祀帝尧之陵,登封泰山,禅梁父,会青、兖二方诸侯,行庆让赉,举请问,兴草发,补不足。士民大悦,献诗歌,拟有山童歌曰:

巍巍泰山群山宗,嵷隆岉屿摩苍穹俯观目极东海东,旦旦晶耀方生瞳。君主临之乐融融。

乃南祀轩辕之都,今曲阜也。临羽渊,祀鳏焉。遂南巡,会徐、杨二方诸侯于途山,修禹绩也。在凤阳怀远县,今有禹会村,非会稽山也。乃行庆让举赉,兴草发,补不足,士民欢歌。拟有牧坚之歌曰:

朝出也,饭耕牛。暮入乎,归帝邱。父母乎,欢油油。旦旦如是,吾不知其由。

有携畚者和之曰:

朝出也,采靡犹。归来乎,为异羞。稚子也,声啁啁。乐乎亡有,何得有乎忧?

又南浮大江,少子来迎。遂往东海,上会稽,循宛委山,祀禹穴,访藏书之迹焉。东观大海,望少昊之国。闽、越、蛮、夷来朝者,皆会于会稽。教而不罚,赏而不举,不以中国之治治之也。沂浙江西上,浮彭泽,观三天子都。上三湘,祀帝舜及二妃焉。遂至西南大荒天穆之野,闻野人之歌,若曰:

天地鸿荒兮廓流,空虚块比兮音飂。风云起伏兮清招,山川旷荡兮何怊嗂。麋鹿和就兮吾与优以悠。

是启王所采之音也。王遂张乐而歌九招,访先王之遗焉。乃西北行,观禹穴于石纽。北行,憩于华胥氏之国,今之蓝田也。还,祀于荥河,告成功焉。

将还都,观于汾水,忽有霞光起自水中,五色文章,灿烂夺目。察有一道黄气,上亘于天,王及群臣测之。王曰:“此何祥也?”仲羹曰:“想是神龟也。”须臾有一物浮起,顶宽,若有耳有角。华灵曰:“此必黄龙耳。”伯常曰:“龙则动而不静,此静,非龙也。”姒靡曰:“必蚊蜃耳。”戴宁曰:“蚊蜃者,东方间气之精也。色不纯,气不中,不在是也。”世俞曰:“予观斯物之气,根起于白,上亘天,而黄必也。其质似金非金,似玉非玉,盖玉皇之精所成也。其象也,静而正,华而尊,必天子之器也。”太师崇开乃临水而睇视之,曰:“此宝鼎也。昔黄帝铸鼎于玉山九年,炼天地之光,萃阴阳之色焉。盖金玉土石不得其形也。鼎成,黄龙下迎,黄帝乘龙鼓风云而上于天。其鼎久安长治则存,否则亡。帝挚之衰,洪水之害,鼎入汾源,不复见者数十年。先王佐帝舜平治天下,帝舜之祀于蒲,鼎现于虞。太康之衰,又不知其所往。吾闻圣人兴天下,治则宗庙之器献于山川,况此神物哉?是我君王之德,治于上下,允成中兴,数百年之治,可畿也。”

王乃命季奇治杭,绝汾流而瞩之,果宝鼎也。群臣不能举,崇开曰:“至阳者,媚阴。宝鼎极阳,为之主也。若有神力之女子,则可举。”乃召女艾举之,一举即起。王命祭之,定之于夏城,禹王故都,今夏县是也。崇开乃为宝鼎之诗,若曰:

天地兮奇光,阴阳令灌灵。

日星兮罔象,金玉兮非形。

象君王兮有道,永至治兮中兴。

诗成,遂合前诸方所采献诗歌,命之乐师,鸣中兴之盛,是为中兴之乐。十八年己亥,河水移故道,命商侯子冥治河。二十二年癸卯,十有一月,王崩。世子季杼为丧三年,尽哀礼。太师崇开摄政天下。诸侯士民闻王之丧,罢市绝音,莫不哀怛。荒远感思,如近丧终。群臣奉世子季抒即夏王位,以丁未为元年。郊褚,任贤举土,而天下诸侯来朝,享之中兴台。

二年,王亲督河工,自巡河至考邱。闻东海之滨有三寿之山者,当今海州地也。有巨怪生得似人,而长九尺,领万众,能御风乘云布雾,发火燔民居,暗运民间财货,聚民间子女为淫。稍不顺者,则雨石而杀人。王闻之,问左右曰:“有妖如此,乃人间之大祸也。谁可收之?”众荐李奇往征之,不克,王亲征之。巨怪方跃云翔,王令前驱善射者,注矢射之。矢反坠,巨怪反雨木石击伤王前军。前驱大惊,报王。王前观之,巨怪见王乃避而去。王曰:“此不可以力除也,是非人耳。”乃命女艾察民间有女子受巨怪淫者,将计就计,除之。

时有民间一女,乃巨怪最钟爱者。于是,女艾乃藏刃而入居女子之室,命女子他匿。是夜,巨怪果至。至则醉醺醺然,喉声鼾鼾。叫声爱姬,我今日与王师战,力疲,过饮几杯。气迷迷欲睡矣。不知女艾,之非前女也,近前抱而狎之。女艾左手故为戏,而捉其喉,右手刃刺其阴。巨怪叫不出声,极挣,又脱不得手。用右爪抓女艾左脸,女艾用肱隔之。用左爪抓女艾右脸,女艾被伤,乃拔刃而斩其左爪。巨怪中刃,血注如射。左爪既断,双足大跋,伤女艾下体。又断巨怪左足,乃呼女子家人,点火进,使缚其喉。巨怪受伤负痛,遂现本形,则九尾大狐也,能变化为人。且言曰:“枉费三百年修炼,今日运气不良,死于汝手。”女艾曰:“使尔但修性命,乘风云不害民,居不淫女子,虽尧舜当年,已自容尔。至于今日,今吾王体天地之量,胞与民物,岂不能容汝一畜哉?汝自作孽,非气运之过也。”大狐弭目待死。女艾擒以献王,王命斩其身万段,以饲群狗,而悬首于海滨。

当夜,千百怪皆来,群号窃其首去。明日其首不见。海滨之民告王曰:“是怪多党,王去必还为害,愿王悉除之。”王乃命六师大猎海隅。度海,布师三寿之山,搜洞岩,焚林莽,群怪各四面奔窜。王命三军悉射杀之,三寿山乃平。后人钟伯敬有诗叹之曰:

谁谓天地无穷宽,东海几多三寿山。谁谓山林可乱居,三寿山中九尾狐。山海一狐生九尾,犹惹天王大兵起。一夜山中万怪啼,明日焚林靡孑遗。吁嗟乎!万怪虽兽各为主,何不全之有其所?山海天地躏蹐尔

此诗意外意耳,正意话在女艾。王既平东海而归。

是时万邦协和,士兴于仁,民归于厚,天下称治。惟是河不常性。十年丙辰,商侯冥以治河,没而薨,死王事也。王锡命,封其子振继国。

十八年甲子,王崩。世子槐终丧三年,乃即夏王位,以丁卯为元年。在位安静无事,诸侯朝四夷服如故。

三十四年庚寅,王崩。世子芒终丧三年,乃即夏王位,以癸已为元年。诸侯四夷服,独河不平。商侯振已薨,子微继之,尚患河。三年乙未,王悯河患,自行河治水。以元圭宾于河,祀河伯焉,河平。

五年丁酉,天下诸侯来朝。十年壬寅,巡行天下。十四年乙巳,至于东海,九夷来朝。十五年,还都。十六年戊申,王崩。世子泄为丧三年,乃即夏王位。元年辛亥,九夷入朝。而畎夷、赤夷、白夷、玄夷、风夷、阳夷久观风政,迭为王御。自启王而后,未尝有也。然亦由少康而来,善人相继,百年为邦,明德风教,渐被之久,乃至于此。后人余李岳集古言,赞之曰:

先王耀德,而不观兵。

禹汤罪已,勃然以兴。

启康之世,可以验矣。

数数陈师,止而复起。

是知夷狄,不治而降。

不征乃服,战用愈张。

先王待之,守吾疆里。

力所未周,且荒弗义。

忍弃苍黎,斗彼鳞介。

猗钦夏王,善政百年。

去杀胜杀,诚哉是言。

一是,始分爵命之制,及于夷狄矣!

却说王泄在位十四年,甲子岁,崩。世子不降为丧三年。丁卯元年,即夏王位。三年,九苑之戎弗靖,当在西北甘肃大夏之间。王命西方诸侯伐之。四年克之,献俘于庙。八年,九苑复叛。诸侯请复伐之。王曰:“不可复也。吾既伐之,既克之矣。是非吾力之不足也,则吾德不足以服之、教不足以来之也。”于是,任贤使能,正礼和乐,行仁于邦畿,布惠于天下,施教于诸侯。巡狩述职,以待隆赏赉,兴发补助不间。时礼士不衰,设鼗铎以待。直言天下之士,见王行政,礼贤士,莫不来归,诸侯亦率命惟谨。民大悦,而天下和。数年之间,九苑闻王教化,四海悦服也,思向化。

王以十一年丁丑巡狩天下。十二年至西戎,而九苑已服。十四年至东海,九夷驯服如故。十五年还都,天下诸侯及东之九夷、西之九苑,尽来朝。夏后氏之盛至此而极矣!

王在位五十九年,承平最久,安享亦最久。盖一代之衰,即于久安。长治之中,密伏无端之衅矣。然不降王之为君,非以位安为可乐者也。能不忘敬惧,自明其德,故能久于天位而无危祸。人君至五十六年之久而无过者,难有也。后人冯犹龙赞之曰:

器久而坏,木久而蠹。

井久而淤,羞久而腐。

天地之间,久难为固。

事久而弊,情久而衰。

勤久而惰,安久而危。

是以凡久,其终易隳。

夏有不降,商有太戊。

惟此二王,久于其怙。

久于其道,是以久故。

桀久亡夏,纣久亡商。

开元天宝,两截唐皇。

吁嗟呜呼!乃是不蘉。

王仁和义肃,既能久位,又明于知人,决于大几,不拘故辙。王之子孔甲不肖。王恐身后群臣照已前数世旧例立之。遂于病时,预属位于弟扃。召公卿嘱之曰:“天下,大物也。小器不胜治天下重任也,怠力亦不胜。寡人之子,器小而力怠者也。吾死愿群贤以吾弟为事。吾弟也,虽无大力,亦无怠情。庶乎!其可承吾事也。若属之子,有夏其衰矣!”太宰驹濡曰:“先王之世,以位传子,已至于斯,已成定矩。今忽违之,起疑而乱常,不可。”司徒于宽曰:“今日人心不如上世,故今日之道但循所承之世。尧舜之世,人心古朴,天下艰难,故不传子不以为异。今日人心薄,天下安,不传子则起争端矣!不可。”少宰史和曰:“先王禹已行之于子,何独君王今日而疑之?”众论纷然,皆以为不可。王惑之,命群臣且退。

王自拥衾而思:“将以群臣为是,则我子实不肖,岂可反以位害之?反亡我国家?将以我心独是,奈何群臣之心皆同,而独不同于我?想群臣皆非贤圣,皆是随波混流,拘常局,见吃饭、着衣之伙耳!安得先王少康之世,崇开、靡宁之辈而特语之哉?是时,崇开等久薨。崇开士臣亦四五易耳。惟有崇开之弟子洞矩者,年已老,致仕山居。”

王于夜间心疑不决,忽梦见四天风雪,日月惨淡,云雾暗闭,山河摇动。王于其中惊悸不定,乃澄神默祷天地:安得清平世界如旧乎?祷不数语,只见南极云开,独见天驷四星,四星甚明。王既视之的,乃复祷于四星。忽然云雾尽散,风雪皆霁,日月山河如旧。王大快,一呼而克,方知是梦。王心想:拆其字义。天驷者,房也。房者,户也,方也。户者,室之洞也。方者,矩也。吾臣之中能决我疑、定我志、安我国家者,其惟洞矩乎?此人虽老,实可论大策也。明日,遂召洞矩。

那洞矩已在山中住了三年,朝廷政事,他全不与闻。正在家中静坐,忽一念及国中王疾,而子不肖,君臣必有异议。思维之间,忽一阵风从户拂席。洞矩心卜之曰:“此信风也,弱而长,大而和。其有王命来乎?”乃命家人扫门。已自起席,整衣冠。甫毕,果有王之使命至,则召人受顾命。洞矩拜辞,命曰:“臣衰朽,不足以任大事。”王之使者曰:“寡君将有疑以问于夫子,非徒爵夫子也。又何辞焉?”洞矩不能辞,乃行。竹冠而布袍,至于王都朝王。

王见洞矩来,大喜。问洞矩曰:“予以寡人召子,所为何意?”矩对曰:“王得无有所顾,问其在子弟之故乎!”王大喜曰:“子何以知之?”矩对曰:“见王之气,长而色深,思远而心疑,是以知之。”王大喜曰:“子真崇太师之复生也。子且谓寡人之意向何如?”矩曰:“王之意有于子足之间,欲举贤而授之耳。”王大悦,曰:“何以知其然也。”矩曰:“臣见王之色和而貌不呢也,思远而意不私也,是以知之。”王又喜曰:“是真知寡人之心者也。顾群臣之议,子知之乎?”矩曰:“群臣之议,必俱以为不可耳!”王曰:“此又何以知之?”矩曰:“此易以知也。群臣中无远识之人,而王之见乃超常之事,故以为不可耳!”王曰:“然,顾子谓如何?”矩曰:“夫帝王之事,顺乎天。天之意,在乎人。人之当否,是之谓时。时值其偶然,天不得不如之。天女口其偶然,人不得不从之,是之谓随时。时者,天人之理。而随时者,帝王之道也。炎帝之时,曷尝不与其子?帝挚之时,不时矣。而己身之不有亲,与其弟,是为帝尧。夫己身可不有天下而与弟,又何必子乎?帝尧子不肖,则又与其臣。夫臣可与,又何必弟乎?向使帝挚必执之于其身,则安有陶唐氏之大治?帝尧必执之于其子,又安有虞氏之大化?是以帝王,子贤则与子,弟贤则与弟,臣贤则与臣,无私意也,无拘方也。故外不至于乱天下,害民命;内不至于子孙流毒,以至天下恨而共戮,致后嗣惨灭而宗社丧亡也。若夫今日王庭之群臣,则观其现前衣裳饮食,旦夕苟安不悟而已矣!是知王之不与子首,乃全其子;而与弟者,乃其通一时之变,而全社稷也”。王曰:“然。”遂召弟肩至卧前,嘱以居位保民,修德行政,任贤用才。召群臣定议,即以洞矩为太师,辅肩摄政。

癸丑十月,王崩。洞矩率王子孔甲承位,弟扃及群臣诸侯为王丧。三年之中,洞矩已老,不能久摄政。于期年,外率群臣奉扃即夏王位,以丁卯为元年,王扃犹素服治事临民。二年戊辰,服告阕,乃郊于天地,褅于祖宗,坐中兴台,而朝诸侯。修政明刑,国中安静,天下顺服如故。

又承平二十年,丙戌王崩。群臣奉王之子廑为三年丧,以已丑为元年,即王位。六年,诸侯来朝。十年中,国中无事,天下亦无故。十一年,河水又溢。乃迁居西河,今彰德府、安阳县是也。十二年,巡行天下。于是定为制,十二年一巡狩,六年一朝。

却说王廑以十三年狩至西戎。西戎之九苑者,先年久服夏后,是时少间。九苑之不才子弟陆(阝弇)者,羡王之车马衣冠,欲盗之。乃昧其父兄,暗纠其不才子弟之群三百余人,欲夜劫王。王卫士方息于雪山之阳。日将暮,王微服与近臣育棨、崇开之孙郅昭,登高而望鸣沙,远则黄河之水如从天上飞来,濛带南北。近则乎沙漠,漠目极千里,无有止绝,不知东西。其间杨柳依稀,羌毡点缀,西风时至,惊起白埃。王望之,怅然怀居。忽见夕烟之中,如有群童,衣胡毡而骑胡羊,若上若下,若神若人,飘渺而来。至于王前,吹羌笛而歌。其一歌曰:

王人兮猗,朝发兮县圃。

夕至今明河,王人兮猗。

其二歌曰:

金绳交界兮西极哉!牛渚东回今天来来。天津水流兮倾渐台,辇路令水泠。王人兮危哉!

其三歌曰:

六龙飞行云雾冥,天河雨来下国平。

金天风高霜露冷,夜漫漫兮天苑惊。

王人兮勿宁。

歌音劲急,声彻而去。王问左右,此何神也?郅昭曰:“此金天氏少帝之神也。歌声之中含有盗音,王必备之。”王乃命育棨记其音。又命司马之官,靡之孙闳陉曰:“左右言今夜有盗,可预防之。”闳陉领旨,乃戒甲士备夕。

是时,八月晦夜,陆(阝弇)果部三百余人,乘黑而至,来盗王马。王马固骅骝、骏马大嘶而蹄之,不敢近前。乃盗王车,车中有甲士,不为声。陆(阝弇)乃入王居,王卫士捍之。馆鸣锋二声,车中甲士皆出,尽歼陆(阝弇)等三百人。明日,悬(阝弇)首于门,车遂还冀,方巡青、兖、徐、扬诸州,十六年还都。

王思雪山少昊之神之音,使典乐之官,协而歌之。于是始歌西音,而夏后氏之乐为之一变矣!

十九年乙丑,王崩。仍归国于不降王之子孔甲,孔甲复有位。不知后来竟作何状,且听下回分解。

返回顶部